(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孔天骄)“我从小喜欢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事情,参加过一些机器人比赛,了解到AI医疗给患者带来的改变,也深刻体会到AI医疗给患者带来的温度,于是选择了人工智能专业。”7月31日配资公司平台,已经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的新晋大学生张禹(化名)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。
根据最新发布的《百度搜索・2025 高考数据报告》热门专业情况数据,大数据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热度依然高涨,跻身热门排名前十的专业。
“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正在发展的新技术领域,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相对稀缺。随着未来该领域的持续发展,人工智能专业成为热门是顺理成章的。健康产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是必然趋势。目前,已有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健康行业,如人工智能助手和AI医疗技术。然而,这一应用过程可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摸索。”7月31日,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。
6月9日下午,穿着“全对”衣服的考生走出高考考场。牛宏超摄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7月21日发布的第56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,连续多年保持20%以上的增长率。
从长远来看,随着技术的变革,人工智能恰好是当前职业变革的核心。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人投身其中,各行各业都可能实现人工智能化或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。储朝晖提到,同时,我们还需关注未来社会发展,在各个领域都要不断进步,而不仅仅依赖人工智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张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,他经常跟随父亲去观摩医疗领域相关的辅助设备,了解到人工智能也可以守护生命。“我觉得,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需要掌握的技能,更是应该与人文精神深入结合的一门学问。”
对于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来说,学习人工智能不能仅局限于增强信息素养,也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。储朝晖建议配资公司平台,“未来几乎所有专业都应掌握一些人工智能的技术理论或相关信息,提升信息素养。而对于报该专业的学生,首先要将此专业视为自己的发展方向;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一个聪明的人工智能,还是一个具有道德良知的人工智能?世界各国都应关注如何培养具有良知的AI,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。”
安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